一、优美的校园环境。

烟台理工学院位于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的仙境海岸、鲜美烟台。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山海相拥,风光旖旎,景色秀丽。校园南依青山,北望黄海,蓝天白云下的琴心湖,莺啼柳绕,水光潋滟;校园五百米外,沙鸥翔集,水天一色,海上明月共潮生。学校新大门落成启用,两侧向外伸展寓意开放、包容的办学思想,立面层层书型寓意知识的海洋,水平基座寓意坚强支撑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大门敞开双臂,意在欢迎海内外学子的到来。
二、优质的师资队伍。

烟台理工学院教师年富力强、双师型强,既具理论功底,又具实践教学素质,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共8人,其中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有硕士生导师25人,烟台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学校卓越人才工程成效显著,学校每年预算百万元以奖励教师“卓越人才”与创新团队。依托人才工作创新举措,人工智能学院一次性全职引进高层次团队人才19名、其中博士15人。学校工商管理教师团队获评名单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的第二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三、优越的办学条件。

烟台理工学院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学习、生活环境和办学条件。新校区的规划设计正在实施,图书馆建设有序推进,疫情防控工作规范有序,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开展,学校大门启用人脸识别系统,构筑学校安全稳定坚固防线。学校建有162个高标准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产业学院和新媒体产业研究院,开展校地融合、产学研融合、产教融合,进行教科研和教学工作;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和校企合作,综合办学实力和社会信誉度在省内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
四、优雅的校风学风。

教师诲人不倦、精心指导,教学成效显著,学生学而不厌、刻苦拼搏,学习气氛浓厚。在良好的校风学风熏陶下,一批批烟理工优秀学子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走向更大的舞台。五年来,先后有1331名学子考取了研究生,不乏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双一流高校的研究生。其中,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考研率保持在50%,录取率保持在80%左右。2021年,学校专升本报考录取率达74.10%。
五、优势的学校文化。

学校倡导的办有灵魂、有温度、有责任、有特色的大学,已根植于每一位教职员工的血液之中。学校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合”发展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和“以生为本,以师兴校,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促发展,以服务社会为己任”的发展思路。学校着力打造幸福育人工程,鼓励教师立“争当幸福老师、播种美好希望”的人生追求,鼓励学生树“永做快乐学子、创造生命精彩”的成长目标。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美丽花园、幸福乐园、精神家园、成人学园。
六、优秀的莘莘校友。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里先后输送了近4万余名毕业生,他们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2015级机电工程学院宋英豪,毕业后自主创业,现任中智创飞航测遥感联盟负责人,他为母校捐献了价值100万元的实验设备用于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2005级建筑工程学院朱坤现为林润集团投资人;2007级机电工程学院王凯现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工程师;2008级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王硕现为山东大学海洋学院博士后等。他们志存高远,心胸广阔,能力出众。2021年,烟台理工学院有近3600名同学参加学科竞赛近60类,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行业类共计获奖数量共计376项,最高获得第十五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